杭州玖清科技有限公司戚青青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獲悉杭州玖清科技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一種面向清潔能源精準壓縮用的電液伺服流量閥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16498613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8-12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310395686.8,技術領域涉及:F15B13/02;該發明授權一種面向清潔能源精準壓縮用的電液伺服流量閥是由戚青青;葉曉媛;徐彪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3-04-13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一種面向清潔能源精準壓縮用的電液伺服流量閥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面向清潔能源精準壓縮用的電液伺服流量閥,所述包括2D電液伺服流量閥包括,包括閥體、安裝在閥體內的閥芯和設置在閥芯外側的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的一端通過滾珠絲杠剛性聯軸器與旋轉伺服電機連接,所述滾珠絲杠剛性聯軸器包括與旋轉伺服電機的轉子連接的轉子連接件,轉子連接件的另一端通過閥芯緩沖組件與閥芯連接,所述閥芯緩沖組件包括與轉子連接件連接的連接套筒和與閥芯連接的連接軸,所述連接套筒上開設有旋轉導向槽,連接軸與旋轉導向槽螺紋連接。本發明在能夠滿足閥芯軸向移動的同時,保證旋轉伺服電機的轉子不會受到閥芯軸向移動的干涉,并且本發明的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適配性強。
本發明授權一種面向清潔能源精準壓縮用的電液伺服流量閥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一種面向清潔能源精準壓縮用的電液伺服流量閥,2D電液伺服流量閥(2)包括閥體(21)、安裝在閥體(21)內的閥芯(22)和設置在閥芯(22)外側的閥套(23),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21)的一端通過滾珠絲杠型剛性聯軸器(4)與旋轉伺服電機(3)連接,所述滾珠絲杠型剛性聯軸器(4)包括與旋轉伺服電機(3)的轉子(31)連接的轉子連接件(44),轉子連接件(44)的另一端通過閥芯緩沖組件與閥芯(22)連接,所述閥芯緩沖組件包括與轉子連接件(44)連接的連接套筒(42)和與閥芯連接的連接軸(41),所述連接套筒(42)上開設有旋轉導向槽(45),連接軸(41)與旋轉導向槽(45)螺紋連接,連接軸(41)能夠相對連接套筒(42)旋轉并同時軸向移動; 閥芯(22)的運動具有以下兩種情況: 當閥芯(22)跟隨連接軸(41)順時針旋轉時,所述閥芯(22)臺階上的高壓孔(221)與敏感通道(223的交接面積減小,低壓孔222與敏感通道223的交接面積增大,左側敏感腔的壓力減小,右側高壓腔壓力恒定,所述閥芯22在左右兩腔不平衡液壓力的作用下向左軸向移動,同時拉動連接軸41一起向左移動;在連接軸41向左軸向運動的同時,所述連接軸41與連接套筒42產生逆時針旋轉運動,所述連接軸41同時帶動閥芯22也逆時針旋轉;此時,所述閥芯22臺階上的高壓孔221與敏感通道223的交接面積增大,低壓孔222與所述敏感通道223的交接面積減小,左側敏感腔的壓力增大,直至左側敏感腔壓力與右側高壓腔力達到平衡,所述閥芯22重新回到平衡位置; 當閥芯22跟隨連接軸41逆時針旋轉時,閥芯22臺階上的高壓孔221與敏感通道223的交接面積增大,低壓孔222與敏感通道223的交接面積減小,左側敏感腔的壓力增大,右側高壓腔壓力恒定,閥芯22在左右兩腔不平衡液壓力的作用下向右軸向移動,同時推動連接軸41一起向右移動;在連接軸41向右軸向移動的同時,連接軸41與連接套筒42產生順時針旋轉運動,連接軸41同時帶動閥芯22順時針旋轉;此時,閥芯22臺階上的高壓孔221與敏感通道223的交接面積減小,低壓孔222與所述敏感通道223的交接面積增大,左側敏感腔的壓力減小,直至左側敏感腔壓力與右側高壓腔力達到平衡,閥芯22重新回到平衡位置; 所述的一種面向清潔能源精準壓縮用的電液伺服流量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軸(41)上設置有螺紋連接段(47),旋轉導向槽(45)內壁設有螺紋,連接軸(41)通過螺紋連接段(47)與旋轉導向槽(45)內壁螺紋連接,所述螺紋連接段(47)的高度尺寸小于旋轉導向槽(45)的槽深度尺寸; 所述的一種面向清潔能源精準壓縮用的電液伺服流量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導向槽(45)的槽深度與螺紋連接段(47)的高度之間的差值大于閥芯(22)和連接軸(41)軸向移動的設計行程距離。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杭州玖清科技有限公司,其通訊地址為:311600 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新安江街道浦發路17號;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