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化意優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向華林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獲悉興化意優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一種自動化裝箱機器人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19976001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8-15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510306905.X,技術領域涉及:B65B61/22;該發明授權一種自動化裝箱機器人是由向華林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5-03-15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一種自動化裝箱機器人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明屬于自動化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自動化裝箱機器人,包括第一傳送臺,所述第一傳送臺一側安裝有第二傳送臺,所述第二傳送臺側邊設有機械臂,所述機械臂端部轉動設置有第一矩形板,所述第一矩形板側邊設有若干真空吸盤,所述第二傳送臺上端設有成卷的泡沫片,所述泡沫片端部由夾持組件夾持,所述夾持組件包括泡沫片下端滑動設置的兩個第四圓柱輪,所述第一矩形板一側設有兩個轉動的第一圓柱輪,通過驅動第一圓柱輪將泡沫片夾持,使泡沫片位于待裝箱物品側邊,隨后驅動機械臂帶動待裝箱物品將泡沫片抵在箱子側邊,解決了在裝箱時可能會導致泡沫片堆積在一起,需要不斷調整泡沫片的位置,較為繁瑣的問題。
本發明授權一種自動化裝箱機器人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一種自動化裝箱機器人,包括第一傳送臺(1),所述第一傳送臺(1)一側安裝有第二傳送臺(3),所述第二傳送臺(3)側邊設有機械臂(2),所述機械臂(2)端部轉動設置有第一矩形板(21),所述第一矩形板(21)側邊設有若干真空吸盤(211),所述第二傳送臺(3)上端設有成卷的泡沫片(4),所述泡沫片(4)端部由夾持組件夾持,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組件包括泡沫片(4)下端滑動設置的兩個第四圓柱輪(422),所述第一矩形板(21)一側設有兩個轉動的第一圓柱輪(24); 所述泡沫片(4)兩端設有第一L形塊(41),所述第一L形塊(41)下端分固接有第三矩形條(42),所述第三矩形條(42)側邊滑動設置有第四矩形條(421),所述第四圓柱輪(422)轉動設置在兩個所述第四矩形條(421)之間,所述第三矩形條(42)下端固接有支撐架(43),所述支撐架(43)固接在第二傳送臺(3)側邊; 所述第一矩形板(21)一側固接有第二矩形板(22),所述第二矩形板(22)中部開設有第一矩形孔(221),所述第二矩形板(22)兩側分別固接有第一矩形塊(23),所述第一圓柱輪(24)轉動設置在兩個所述第一矩形塊(23)之間; 所述第一矩形塊(23)中部兩側分別開設有第二矩形孔(231),所述第二矩形孔(231)內部分別滑動設置有Z形塊(232),所述第一圓柱輪(24)分別轉動設置在兩個相對的Z形塊(232)之間,所述Z形塊(232)通過彈簧(233)與第二矩形孔(231)內部一側固接,所述Z形塊(232)一側分別固接有斜邊塊(234),所述第四矩形條(421)下端對應斜邊塊(234)的位置分別固接有第三矩形塊(428); 靠近所述第三矩形條(42)一側的第四圓柱輪(422)兩端分別轉動連接有第二連桿(423),所述第二連桿(423)對應第四圓柱輪(422)一側轉動連接有圓柱塊(424),所述圓柱塊(424)分別滑動設置在第四矩形條(421)一側,所述第二連桿(423)遠離第四圓柱輪(422)一端轉動連接有第三連桿(425),所述第三連桿(425)遠離第二連桿(423)一端通過阻尼轉動連接有圓柱轉輪(426),所述圓柱轉輪(426)能夠沿第三矩形條(42)一側轉動,所述圓柱轉輪(426)兩端側轉動連接有第二矩形塊(427),所述第二矩形塊(427)滑動設置在第三矩形條(42)一側; 所述第一L形塊(41)上端通過扭簧分別轉動設置有第一連桿(411),成卷的所述泡沫片(4)能夠安裝在兩個第一連桿(411)之間,成卷所述泡沫片(4)下端轉動設置有第二圓柱輪(412),所述第二圓柱輪(412)轉動設置在兩個第一L形塊(41)之間,兩個所述第一L形塊(41)之間遠離成卷泡沫片(4)一側轉動設置有兩個第三圓柱輪(413); 所述第三矩形條(42)下端相對一側分別固接有第五矩形條(44),所述第五矩形條(44)相對一側分別滑動設置有第二L形塊(441),兩個所述第二L形塊(441)之間固接有鋼絲(442)。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興化意優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其通訊地址為:225700 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經濟開發區高興東公路南側科技創業中心附屬樓二樓207;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