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環澳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楊煥方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獲悉江蘇環澳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管道系統內壁污垢清理裝置及其清理方法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20325632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8-19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510796791.1,技術領域涉及:B08B9/032;該發明授權管道系統內壁污垢清理裝置及其清理方法是由楊煥方;蔣麗;孫午臨;何立國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5-06-16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管道系統內壁污垢清理裝置及其清理方法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明適用于管道污垢清理技術領域,提供了管道系統內壁污垢清理裝置及其清理方法,包括移動組件和噴洗組件,所述移動組件包括固定管,所述噴洗組件包括第一噴頭組和第二噴頭組,所述第一噴頭組和第二噴頭組分別設置于固定管的兩端,該裝置解決了傳統刮板清理裝置在管道開口污垢堆積時難以順利伸入作業、通過性不足的問題,該裝置通過設置四組呈梯形形狀設置的主動刮板,針對圓形管道開口堆積大量污垢的情況進行逐層剝離,無需將刮板先放置在管道內再進行刮動,滿足圓形管道污垢不同堆積量時的除污需求,在電動輪進入圓形管道前預先清除行進路線上的污垢,為裝置順利入圓形管及后續全面清理創造條件,大大提高了裝置功能性。
本發明授權管道系統內壁污垢清理裝置及其清理方法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管道系統內壁污垢清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動組件(1)和噴洗組件(2),所述移動組件(1)包括固定管(11),所述噴洗組件(2)包括第一噴頭組(21)和第二噴頭組(22),所述第一噴頭組(21)和第二噴頭組(22)分別設置于固定管(11)的兩端; 所述固定管(11)的外側壁且靠近第一噴頭組(21)的位置安裝有驅動組件(3),所述驅動組件(3)與第一噴頭組(21)相配合連接; 所述第一噴頭組(21)遠離固定管(11)的一端安裝有清污組件(4),所述清污組件(4)包括與第一噴頭組(21)遠離固定管(11)一側相連接的調節機構(41)以及鉸接于調節機構(41)一側的四組適配機構(42),四組所述適配機構(42)環繞設置,四組所述適配機構(42)的一側均連接有用于清理污垢的鏟除機構(43); 所述調節機構(41)包括連接于第一圓形水箱(211)一側的十字架(411),所述十字架(411)的四個延伸臂上均鉸接有兩組擺動板(412),所述十字架(411)的一側中部設置有連接架(414),所述連接架(414)上安裝有調節氣缸(413),所述調節氣缸(413)的活塞桿與十字架(411)的側壁相連接,所述連接架(414)的外壁等距鉸接有四個輔助板(415),四個所述輔助板(415)分別與十字架(411)四個延伸臂上其中一組擺動板(412)中部相鉸接,所述十字架(411)的四個延伸臂上的兩組擺動板(412)為一組,四組所述適配機構(42)分別與對應兩組擺動板(412)相鉸接,所述適配機構(42)遠離對應擺動板(412)的一側設置有主動刮板(416); 四組所述適配機構(42)均包括鉸接于對應兩組擺動板(412)上的板體(421),所述板體(421)的一側開設有通槽(422),所述通槽(422)的內部滑動連接有滑塊(425),所述通槽(422)的內壁且靠近調節氣缸(413)的一側開設有導向孔(426),所述導向孔(426)的內部穿設有導向管(423),所述導向管(423)的外側壁套設有彈簧(424),所述彈簧(424)的底端與通槽(422)的內部底壁相貼合,所述導向管(423)的一端貫穿對應滑塊(425)且開設有限位孔(4204),所述導向管(423)的內部設置有連接桿(4203),所述連接桿(4203)的一端連接有卡塊(4202),所述通槽(422)的內側壁上開設有多個卡槽(427),所述卡塊(4202)貫穿限位孔(4204)內部且與卡槽(427)相適配; 所述板體(421)靠近調節氣缸(413)的一側開設有空腔,所述導向管(423)延伸至對應空腔內且連接有管夾(428),所述管夾(428)的一側安裝有調整氣缸(4201),所述調整氣缸(4201)的活塞桿與對應連接桿(4203)相連接,所述板體(421)的內壁安裝有多級伸縮桿(429),所述多級伸縮桿(429)的活塞桿與管夾(428)通過電動夾具相連接。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江蘇環澳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其通訊地址為:213000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嘉澤鎮嘉澤新苑57-104;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