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東凱石墨有限公司李曉東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jiān)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獲悉青島東凱石墨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用于石墨制備的粉碎裝置及細化結構石墨制備方法、步驟獲國家發(fā)明授權專利權,本發(fā)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17091389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8-29發(fā)布的發(fā)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fā)明授權的專利申請?zhí)?專利號為:202311131980.4,技術領域涉及:F26B15/18;該發(fā)明授權用于石墨制備的粉碎裝置及細化結構石墨制備方法、步驟是由李曉東;孫長江;李志軍設計研發(fā)完成,并于2020-02-20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用于石墨制備的粉碎裝置及細化結構石墨制備方法、步驟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fā)明涉及用于石墨制備的粉碎裝置及細化結構石墨制備方法、步驟,其包括作為進口的粉碎文丘里管、設置在粉碎文丘里管上的粉碎進風管、設置在粉碎文丘里管出口下方的粉碎箱體、設置在粉碎箱體內腔頂部與側壁之間的粉碎導流頂壁、設置在粉碎箱體內腔頂部的粉碎L型撞擊板、設置在粉碎L型撞擊板下方且中心孔用于送入氣體的粉碎上行段旋轉空心軸、設置在粉碎箱體上且?guī)臃鬯樯闲卸涡D空心軸同向旋轉的粉碎同步驅動齒輪組、分布在粉碎上行段旋轉空心軸上的粉碎撞擊翅片、設置在軸向相鄰粉碎撞擊翅片之間的粉碎落料間隙;本發(fā)明設計合理、結構緊湊且使用方便。
本發(fā)明授權用于石墨制備的粉碎裝置及細化結構石墨制備方法、步驟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一種用于石墨制備的粉碎裝置(2),其特征在于:包括作為進口的粉碎文丘里管(24)、設置在粉碎文丘里管(24)上的粉碎進風管(25)、設置在粉碎文丘里管(24)出口下方的粉碎箱體(26)、設置在粉碎箱體(26)內腔頂部與側壁之間的粉碎導流頂壁(28)、設置在粉碎箱體(26)內腔頂部的粉碎L型撞擊板(31)、設置在粉碎L型撞擊板(31)下方且中心孔用于送入氣體的粉碎上行段旋轉空心軸(30)、設置在粉碎箱體(26)上且?guī)臃鬯樯闲卸涡D空心軸(30)同向旋轉的粉碎同步驅動齒輪組(29)、分布在粉碎上行段旋轉空心軸(30)上的粉碎撞擊翅片(32)、設置在軸向相鄰粉碎撞擊翅片(32)之間的粉碎落料間隙(33)、套裝在粉碎上行段旋轉空心軸(30)上且位于粉碎落料間隙(33)處的粉碎間隔套(34)、設置在粉碎間隔套(34)上且根部與中心孔連通且端部嘴向粉碎箱體(26)中噴射石墨粉的粉碎吹風嘴(35)、設置在粉碎上行段旋轉空心軸(30)下方且翅片用于對從粉碎落料間隙(33)下落石墨粉進行撞擊的粉碎下行段旋轉空心軸(36)、設置在粉碎下行段旋轉空心軸(36)下方粉碎下收集腔體(37)中的收集箱體(39)、設置在收集箱體(39)頂部的收集三角屋頂(40)、設置在收集箱體(39)外側壁上的收集側面進料網孔(41)、設置在收集箱體(39)側壁上且用于將下落石墨粉水平吹入收集側面進料網孔(41)中的粉碎送入風嘴(38)、設置在收集箱體(39)內腔中且位于收集三角屋頂(40)下方且用于將吹入收集側面進料網孔(41)中石墨向下變向送入的四十五度收集傾斜盒體(42)、設置在四十五度收集傾斜盒體(42)與收集箱體(39)內墻壁之間的收集導向通道(43)、輸入端設置在收集導向通道(43)下方的收集輸出裙網帶(44)、下端與收集輸出裙網帶(44)輸出端下行段處上表面接觸的偏心上壓輥(45)、上端與收集輸出裙網帶(44)輸出端下行段處下表面接觸的收集偏心下壓輥(46)、設置在粉碎箱體(26)內腔一側且收集輸出裙網帶(44)輸出端位于其中的粉碎風溢流腔體(27)、設置在收集輸出裙網帶(44)輸出端處且用于將網孔中石墨頂出的收集帶凸起輥(47)、設置在收集輸出裙網帶(44)輸出端處下方的出料箱體(48)、設置在出料箱體(48)下方的出料翻轉底面(49)、設置在粉碎箱體(26)上且與收集輸出裙網帶(44)上行段對應的收集上單向擋板(50)、設置在收集上單向擋板(50)上且與收集輸出裙網帶(44)下行段對應的收集配重塊(51)、設置在粉碎箱體(26)上的收集下?lián)醢澹?2)、設置在粉碎下收集腔體(37)下端且用于收集石墨粉的回收通道進口(55)、設置在粉碎文丘里管(24)上且與回收通道進口(55)連接的回收通道出口(56)。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lián)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青島東凱石墨有限公司,其通訊地址為:266000 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市李園街道辦事處西七溝村;或者聯(lián)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lián)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fā)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yè)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