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發(fā)控制系統(tǒng)研究所邵騰飛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jiān)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獲悉中國航發(fā)控制系統(tǒng)研究所申請的專利芯片內ADC外設的虛擬系統(tǒng)及方法獲國家發(fā)明授權專利權,本發(fā)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14168195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9-02發(fā)布的發(fā)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fā)明授權的專利申請?zhí)?專利號為:202111326036.5,技術領域涉及:G06F9/30;該發(fā)明授權芯片內ADC外設的虛擬系統(tǒng)及方法是由邵騰飛;劉念;蔡峰;施彬彬;周雄;徐凱健設計研發(fā)完成,并于2021-11-10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芯片內ADC外設的虛擬系統(tǒng)及方法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芯片內ADC外設的虛擬系統(tǒng)及方法,其中系統(tǒng)包括虛擬芯片及模擬量采集接口模塊。其中虛擬芯片包括虛擬CPU及虛擬ADC外設,虛擬ADC外設包括模擬ADC外設寄存器的虛擬ADC外設寄存器及用于模擬量與數字量轉換的模擬量轉換模塊,虛擬CPU能對虛擬ADC外設寄存器進行數據讀寫,模擬量采集接口模塊用于向虛擬ADC外設提供虛擬電信號。根據上述技術方案的虛擬系統(tǒng),通過虛擬ADC外設與模擬量采集接口模塊配合,可以直接使用物理量,為嵌入式目標碼提供更接近真實芯片內ADC外設的模擬,使調試完成的目標碼可以直接交付,無需做接口適配,提升調試便利性。
本發(fā)明授權芯片內ADC外設的虛擬系統(tǒng)及方法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一種虛擬芯片內ADC外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虛擬芯片內ADC外設包括虛擬芯片及模擬量采集接口模塊,其中所述虛擬芯片包括虛擬CPU及虛擬ADC外設,所述虛擬ADC外設包括模擬ADC外設寄存器的虛擬ADC外設寄存器及用于模擬量與數字量轉換的ADC,所述虛擬CPU能對所述虛擬ADC外設寄存器進行數據讀寫,所述模擬量采集接口模塊用于向所述虛擬ADC外設提供虛擬電信號; 所述虛擬ADC外設還包括操作命令CFIFO和采集轉換結果RFIFO,所述操作命令CFIFO用于存儲ADC操作命令,所述采集轉換結果RFIFO用于存儲所述模擬量轉換模塊的采集轉換結果,所述虛擬ADC外設寄存器包括對應的操作命令CFIFO控制寄存器、操作命令CFIFO推入寄存器、采集轉換結果RFIFO彈出寄存器和FIFO和中斷狀態(tài)寄存器; 所述虛擬芯片內ADC外設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運行虛擬芯片,并加載虛擬ADC外設; S2:將待調試的嵌入式軟件目標碼加載到虛擬CPU中運行; S3:檢查所述虛擬CPU中的指令計數器增量是否到達虛擬ADC外設的數據處理時鐘對應的指令數目,若達到,則進行虛擬ADC外設的數據處理任務; 所述S3步驟包括: S3.1:若操作命令CFIFO推入寄存器的值發(fā)生變化,且操作命令CFIFO中未滿,則將操作命令CFIFO推入寄存器的值存入到操作命令CFIFO控制寄存器中,并更新FIFO和中斷狀態(tài)寄存器中的CFIFO命令條目數; S3.2:虛擬ADC外設將從模擬量采集接口模塊接收的虛擬電信號轉化為數字量,存儲到采集轉換結果RFIFO中,并更新FIFO和中斷狀態(tài)寄存器中的采集轉換結果RFIFO的條目數; S3.3:從操作命令CFIFO中提取一條命令,若為虛擬ADC外設寄存器讀寫命令,則根據操作命令CFIFO控制寄存器的值,設置FIFO和中斷狀態(tài)寄存器的值,設置虛擬ADC外設的掃描方式及掃描觸發(fā)方式,并啟動對應的定時周期任務,將虛擬ADC外設計算轉換一路AD所需的時間寫入到數據處理時鐘中,并更新FIFO和中斷狀態(tài)寄存器中的CFIFO命令條目數和下一條指令指針; S3.4:從操作命令CFIFO中提取一條命令,若為ADC操作命令,且采集轉換結果RFIFO中不為空,則從采集轉換結果RFIFO中讀取一個數據到采集轉換結果RFIFO彈出寄存器中,并更新FIFO和中斷狀態(tài)寄存器中的采集轉換結果RFIFO的條目數和下一個數據指針; S3.5:檢查FIFO和中斷狀態(tài)寄存器的值,根據操作命令CFIFO控制寄存器的值清除FIFO和中斷狀態(tài)寄存器中的標志位。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中國航發(fā)控制系統(tǒng)研究所,其通訊地址為:214063 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qū)梁溪路792號;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fā)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yè)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