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國家電網公司西南分部卿泉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獲悉清華大學;國家電網公司西南分部申請的專利一種電網自動發電控制系統故障仿真方法及裝置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14156866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8-26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111320074.X,技術領域涉及:H02J3/00;該發明授權一種電網自動發電控制系統故障仿真方法及裝置是由卿泉;郭慶來;羅衛華;孫宏斌;蘭強;張宇謙;鄭澍;賈書宇;楊鵬;許珞;何笠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1-11-09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一種電網自動發電控制系統故障仿真方法及裝置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公開涉及一種電網自動發電控制系統故障仿真方法及裝置,屬于電力系統信息物理耦合分析的技術領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設定自動電壓控制系統各階段的映射函數;每輪仿真中,將系統頻率、聯絡線功率、廠站有功出力和節點有功注入量作為物理量,將廠站有功出力設定值作為控制量,根據所述物理量的當前值,通過所述映射函數更新所述控制量的當前值;根據所述控制量的當前值,更新所述前物理量的當前值。本公開可以實現信息擾動對電網影響的定量分析,有助于電網的安全運行。
本發明授權一種電網自動發電控制系統故障仿真方法及裝置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一種電網自動發電控制系統故障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設定自動電壓控制系統各階段的映射函數; 將系統頻率、聯絡線功率、廠站有功出力和節點有功注入量作為物理量,將廠站有功出力設定值作為控制量,根據所述物理量的當前值,通過所述映射函數更新所述控制量的當前值; 根據所述控制量的當前值,更新所述物理量的當前值; 其中,所述聯絡線功率、所述廠站有功出力和所述節點有功注入量的初值是通過在設定的運行工況下進行潮流計算獲得; 所述潮流計算還包括: 計算聯絡線-節點注入功率靈敏度: 其中,為節點阻抗矩陣第i行k列的值,上標n表示為節點阻抗,為節點i與節點j之間的聯絡線阻抗,上標l表示為聯絡線阻抗; 所述根據所述物理量的當前值,通過所述映射函數更新所述控制量的當前值,包括: 1根據量測階段映射函數計算虛擬量測信號; x→z=Ex 其中,E表示量測階段映射函數,x表示待量測的物理量,包括:系統頻率f、各聯絡線功率各廠站有功出力z表示x中的各個物理量經過量測階段后到達調度中心時的虛擬量測信號;NT為電網聯絡線集合,Nb為電網中母線的集合,Ng為發電廠站所在節點集合; 2根據決策階段映射函數,計算控制指令: z→y=Φz 其中,Φ表示決策階段映射函數,y表示控制指令; 3根據執行階段映射函數,計算電網控制變量: y→u=Ωy 其中,Ω表示執行階段映射函數,u為控制量,所述控制量u為各廠站的有功出力設定值 所述根據所述控制量的當前值,更新所述物理量的當前值,包括: 1根據當前系統頻率和各廠站的有功出力設定值,計算節點有功注入功率變化量: 其中,k節點的有功注入功率變化量ΔPk為: 式中,為k節點的有功負荷變化量,為k節點的廠站有功出力變化量; 根據k節點的有功注入功率變化量與當前迭代第iter步的k節點有功注入功率Pkiter,更新第iter+1步的k節點的有功注入功率: Pkiter+1=Pkiter+ΔPk,k∈Nb 其中,iter為當前迭代的輪次序號; 根據k節點的廠站有功出力變化量與當前迭代第iter步的k節點的廠站有功出力更新第iter+1步的k節點的廠站有功出力: 2根據節點有功注入功率變化量,利用聯絡線-節點注入功率靈敏度計算各聯絡線功率變化量; 其中,節點i與節點j之間的聯絡線功率變化量為: 根據節點i與節點j之間的聯絡線功率變化量及當前迭代第iter步的聯絡線功率更新第iter+1步的聯絡線功率: 3根據節點有功注入功率變化量,計算電網總不平衡功率的變化量: 根據電網總不平衡功率的變化量與當前迭代第iter步的電網總不平衡功率Psuriter,更新第iter+1步的電網總不平衡功率: Psuriter+1=Psuriter+ΔPsur 4計算系統頻率變化量: 式中,H為系統慣量,tstep為仿真步長,Psur=Psuriter+1; 根據頻率變化量與當前迭代第iter步的系統頻率,更新第iter+1步的系統頻率: fiter+1=fiter+Δf。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清華大學;國家電網公司西南分部,其通訊地址為:100084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1號;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