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張陽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獲悉李張陽申請的專利一種便攜式一體化登桿裝置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16899191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8-08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310727425.1,技術領域涉及:A63B27/02;該發明授權一種便攜式一體化登桿裝置是由李張陽;岑斌;彭情;張籍文;韋業至;石坤霖;周文能;陳樹寧;韋良恒;韋慧語;陳皓哲;藍旭全;韋慧梅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3-06-19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一種便攜式一體化登桿裝置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明涉及登桿作業工具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便攜式一體化登桿裝置,包括坐式登桿、腳踏登桿以及登桿控制系統,所述坐式登桿經兩根伸縮帶與腳踏登桿連接,所述坐式登桿和腳踏登桿均包括支撐桿、防滑橡膠塊、機械按鈕等零部件,所述登桿控制系統包括單片機、伸縮電機、信號收發器、壓力傳感器等電子元器件。本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有效緩解了檢修人員的疲勞尤其是腳部疲勞,減少了檢修人員的體力消耗,較大程度地降低了事故發生的概率,同時操作簡單方便,操作人員無需具有較強的身體素質和豐富的上桿技術經驗才能使用,亦無需進行長時間專業訓練,適用范圍廣,降低了運維成本。
本發明授權一種便攜式一體化登桿裝置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一種便攜式一體化登桿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式登桿(1)、腳踏登桿(2)以及登桿控制系統,所述坐式登桿(1)的左側經第一伸縮帶(3)與腳踏登桿(2)的左側連接,所述坐式登桿(1)的右側經第二伸縮帶(4)與腳踏登桿(2)的右側連接; 所述坐式登桿(1)包括第一支撐桿(5)和第二支撐桿(6),所述第一支撐桿(5)的頂端經第一合頁(30)與第一半圓環(23)連接,所述第一半圓環(23)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一連接塊(26),所述第一連接塊(26)的一端設置有第一橫向螺紋孔(27),所述第一連接塊(26)與第一半圓環(23)焊接的那一端還焊接有第一掛環(24),所述第一支撐桿(5)的中部設置有第一卡槽(8),所述第一卡槽(8)上安裝有第一機械按鈕(9),所述第二支撐桿(6)的中部設置有第二卡槽(10),所述第二卡槽(10)上安裝有第二機械按鈕(11),所述第一卡槽(8)與第二卡槽(10)之間設置有第一橫桿(7),所述第一橫桿(7)的兩端分別被第一機械按鈕(9)、第二機械按鈕(11)卡住,所述第一支撐桿(5)上還安裝有第一伸縮電機(18),所述第一伸縮電機(18)的輸出軸經第一萬向節聯軸器(19)與第一彈性鐵絲(20)連接,所述第一彈性鐵絲(20)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一鉤子(25),所述第一鉤子(25)鉤住第一掛環(24),所述第一彈性鐵絲(20)上設置有三塊第一方形防滑橡膠塊(21),每一塊所述第一方形防滑橡膠塊(21)均通過N根第一連接桿(22)與第一彈性鐵絲(20)連接,其中任意兩塊第一方形防滑橡膠塊(21)上各設置第一壓力傳感器L1(60)、第二壓力傳感器L2(70),所述第二支撐桿(6)的頂端為開口設計,開口下方設置有第二橫向螺紋孔(28),當第一連接塊(26)經頂端開口插入第二支撐桿(6)時,所述第一橫向螺紋孔(27)的圓心與第二橫向螺紋孔(28)的圓心位于同一水平線上且兩個螺紋孔的直徑大小一致,此時第一螺栓(31)穿過第一橫向螺紋孔(27)、第二橫向螺紋孔(28)將第一半圓環(23)與第二支撐桿(6)鎖緊,所述第一支撐桿(5)和第二支撐桿(6)之間還連接有網兜(29); 所述腳踏登桿(2)包括第三支撐桿(33)和第四支撐桿(34),所述第三支撐桿(33)的頂端經第二合頁(58)與第二半圓環(52)連接,所述第二半圓環(52)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二連接塊(53),所述第二連接塊(53)的一端設置有第三橫向螺紋孔(54),所述第二連接塊(53)與第二半圓環(52)焊接的那一端還焊接有第二掛環(55),所述第三支撐桿(33)上安裝有第二伸縮電機(45),所述第二伸縮電機(45)的輸出軸經第二萬向節聯軸器(46)與第二彈性鐵絲(51)連接,所述第二彈性鐵絲(51)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鉤子(56),所述第二鉤子(56)鉤住第二掛環(55),所述第二彈性鐵絲(51)上設置有三塊第二方形防滑橡膠塊(68),每一塊所述第二方形防滑橡膠塊(68)均通過N根第二連接桿(69)與第二彈性鐵絲(51)連接,其中任意兩塊第二方形防滑橡膠塊(68)上各設置第三壓力傳感器L3(71)、第四壓力傳感器L4(72),所述第四支撐桿(34)的頂端為開口設計,開口下方設置有第四橫向螺紋孔(57),當第二連接塊(53)經頂端開口插入第四支撐桿(34)時,所述第三橫向螺紋孔(54)的圓心與第四橫向螺紋孔(57)的圓心位于同一水平線上且兩個螺紋孔的直徑大小一致,此時第二螺栓(59)穿過第三橫向螺紋孔(54)、第四橫向螺紋孔(57)將第二半圓環(52)與第四支撐桿(34)鎖緊; 所述第三支撐桿(33)中部設置有第一滑軌(36),所述第一滑軌(36)上安裝有第一滑塊(37),所述第四支撐桿(34)中部設置有第二滑軌(39),所述第二滑軌(39)上安裝有第二滑塊(38),所述第一滑塊(37)與第二滑塊(38)位于同一水平線且兩塊滑塊之間焊接有第二橫桿(35),所述第三支撐桿(33)上還安裝有第三伸縮電機(47),所述第三伸縮電機(47)的輸出軸經第三萬向節聯軸器(48)與第一推桿(16)連接,所述第一推桿(16)的另一端與第一滑塊(37)焊接,所述第四支撐桿(34)上安裝有第四伸縮電機(49),所述第四伸縮電機(49)的輸出軸經第四萬向節聯軸器(50)與第二推桿(17)連接,所述第二推桿(17)的另一端與第二滑塊(38)焊接,所述第三支撐桿(33)和第四支撐桿(34)之間還焊接有第三橫桿(43)和第四橫桿(44),所述第三橫桿(43)和第四橫桿(44)焊接有左腳踏板(40)和右腳踏板(41),每一塊所述腳踏板上設置有兩根固定繩(42); 所述登桿控制系統包括坐式登桿控制系統和腳踏登桿控制系統,所述坐式登桿控制系統包括第一信號處理模塊U1,所述第一信號處理模塊U1的5V電源端與第一直流電源V1的正極連接,所述第一信號處理模塊U1的第2引腳D2經第三機械開關B3接地,所述第一信號處理模塊U1的第3引腳D3與第一伸縮電機M1的驅動信號輸入端IN連接,所述第一伸縮電機M1的電源正輸入端V+與第一直流電源V1的正極連接,所述第一伸縮電機M1的電源負輸入端V-接地,所述第一信號處理模塊U1的第6引腳D6PWM與第一信號收發器Q1的數字信號端Data連接,所述第一信號收發器Q1的電源端VCC與第一直流電源V1的正極連接,所述第一信號收發器Q1的接地端GND接地,所述第一信號處理模塊U1的第8引腳D8與蜂鳴器S1的正輸入端連接,所述蜂鳴器S1的負輸入端與第一直流電源V1的負極連接,所述第一信號處理模塊U1的第10引腳D10經第一機械開關B1與第一直流電源V1的正極連接,所述第一信號處理模塊U1的第12引腳D12MISO經第二機械開關B2與第一直流電源V1的正極連接,所述第一信號處理模塊U1的第13引腳D13SCK經第四機械開關B4、第一電阻R1與第一直流電源V1的負極連接,所述第一信號處理模塊U1的第一模擬信號輸入端A0與第一壓力傳感器L1的信號輸出端OUT連接,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L1的電源端VCC與第一直流電源V1的正極連接,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L1的接地端GND接地,所述第一信號處理模塊U1的第三模擬信號輸入端A2與第二壓力傳感器L2的信號輸出端OUT連接,所述第二壓力傳感器L2的電源端VCC與第一直流電源V1的正極連接,所述第二壓力傳感器L2的接地端GND接地,所述第一信號處理模塊U1的接地端GND接地,所述第一信號處理模塊U1的其余引腳空置; 所述腳踏登桿控制系統包括第二信號處理模塊U2,所述第二信號處理模塊U2的5V電源端與第二直流電源V2的正極連接,所述第二信號處理模塊U2的第2引腳D2與第二伸縮電機M2的驅動信號輸入端IN連接,所述第二伸縮電機M2的電源正輸入端V+與第二直流電源V2的正極連接,所述第二伸縮電機M2的電源負輸入端V-與第二直流電源V2的負極連接,所述第二信號處理模塊U2的第3引腳D3與第三伸縮電機M3的驅動信號輸入端IN連接,所述第三伸縮電機M3的電源正輸入端V+與第二直流電源V2的正極連接,所述第三伸縮電機M3的電源負輸入端V-與第二直流電源V2的負極連接,所述第二信號處理模塊U2的第6管腳與第二信號收發器Q2的數字信號端Data連接,所述第二信號收發器Q2的電源端VCC與第二直流電源V2的正極連接,所述第二信號收發器Q2的接地端GND接地,所述第二信號處理模塊U2的第13引腳D13SCK與第四伸縮電機M4的驅動信號輸入端IN連接,所述第四伸縮電機M4的電源正輸入端V+與第二直流電源V2的正極連接,所述第四伸縮電機M4的電源負輸入端V-與第二直流電源V2的負極連接,所述第二信號處理模塊U2的第一模擬信號輸入端A0與第三壓力傳感器L3的信號輸出端OUT連接,所述第三壓力傳感器L3的電源端VCC與第二直流電源V2的正極連接,所述第三壓力傳感器L3的接地端GND接地,所述第二信號處理模塊U2的第三模擬信號輸入端A2與第四壓力傳感器L4的信號輸出端OUT連接,所述第四壓力傳感器L4的電源端VCC與第二直流電源V2的正極連接,所述第四壓力傳感器L4的接地端GND接地,所述第二信號處理模塊U2的接地端GND接地,所述第二信號處理模塊U2的其余引腳空置。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李張陽,其通訊地址為:530012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興寧區長堽路99號;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