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瑞塑業有限公司鄒文冬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獲悉中瑞塑業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一種汽車塑料件注塑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16834213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8-15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310825576.0,技術領域涉及:B29C45/17;該發明授權一種汽車塑料件注塑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是由鄒文冬;朱成忠;劉立剛;丁曉檜;任思旺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3-07-06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一種汽車塑料件注塑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明公開了注塑成型模具技術領域的一種汽車塑料件注塑成型模具,注塑機的左側設置有動模具,注塑機的右側設置有定模具,定模具的前側設置有電動機,電動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轉動筒,動模具的后側固定連接有驅動組件用于對定模具進行清理,驅動組件的右側固定連接有清理組件用于將定模具的表面進行除濕,定模具的上部設置有保養組件用于保養設備,通過保養組件的轉動使得清理組件在移動歸位和移動至定模具的過程中進行雙重清理,避免了有些物料粘連在清理組件上,使得對定模具的清理不徹底,導致所注塑的燈罩上出現流痕的情況,避免了定模具上存在上次注塑時殘損的物料導致和下次注入的物料二次融合。
本發明授權一種汽車塑料件注塑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一種汽車塑料件注塑成型模具,包括注塑機(1)、動模具(2)、定模具(3)、電動機(10)、轉動筒(101),所述注塑機(1)的左側設置有動模具(2),所述注塑機(1)的右側設置有定模具(3),所述定模具(3)的前側設置有電動機(10),所述電動機(10)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轉動筒(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動模具(2)的后側固定連接有驅動組件(4)用于對定模具(3)進行清理,所述驅動組件(4)的右側固定連接有清理組件(5)用于將定模具(3)的表面進行除濕,所述定模具(3)的上部設置有保養組件(6)用于保養設備;所述驅動組件(4)包括:連接桿(41)、齒條(411)、固定凸塊(412)、方形架(42)、軌道架(420)、傳動輥(421)、齒輪一(422)、滑動架(43)、滑動桿(44)、滑動銷(441)、限位部(442)、滑動絲桿(45)、摩擦離合(46),所述動模具(2)的后側固定連接于連接桿(41)的下部,所述連接桿(41)的上部固定連接于齒條(411)的左端,所述齒條(411)的右側滑動連接于固定凸塊(412)的上部,所述固定凸塊(412)的下部固定連接于方形架(42)的后側,所述齒條(411)的下部嚙合連接于齒輪一(422),所述齒輪一(422)的前側固定連接于固定凸塊(412)的后端,所述傳動輥(421)的端部貫穿轉動連接于方形架(42)的左側,所述方形架(42)的右端固定連接于注塑機(1)的右側,所述方形架(42)的左端固定連接于軌道架(420)的端部,所述軌道架(420)的滑槽滑動連接于滑動架(43)的上部,所述滑動架(43)的左側滑動連接于滑動桿(44)的左側,所述滑動桿(44)的后側滑動連接于滑動架(43)的后側,所述滑動桿(44)的右側固定連接于清理組件(5)的后側,所述滑動桿(44)的前側滑動連接于滑動銷(441)的中部,所述滑動銷(441)的右側滑動連接于滑動絲桿(45)的上部,所述滑動絲桿(45)的前端固定連接于限位部(442)的端部,所述滑動絲桿(45)的前部固定連接于摩擦離合(46)的端部; 所述清理組件(5)包括:弧形觸發架(51)、彈性柱二(52)、橫面擦件(53)、擦頭(531)、固定吸水輥(54)、固定清理鏟(55),所述弧形觸發架(51)的端部固定連接于注塑機(1)的右側,所述弧形觸發架(51)的前側設置有彈性柱二(52),所述動模具(2)的下部滑動連接于限位部(442)的槽,所述橫面擦件(53)的端部固定連接于滑動絲桿(45)的中部,所述橫面擦件(53)的另一端轉動連接于擦頭(531),所述滑動桿(44)的后側固定連接于固定吸水輥(54)的端部,所述固定吸水輥(54)的下部相應設置有固定清理鏟(55)固定連接于滑動桿(44)的后側,所述滑動絲桿(45)的右側固定連接有多個固定吸水輥(54),所述滑動絲桿(45)的右側固定連接有多個固定清理鏟(55)。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中瑞塑業有限公司,其通訊地址為:244000 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義安經濟開發區金橋大道105號;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