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珠海大橫琴城市新中心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大學;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黃昌富獲國家專利權
買專利賣專利找龍圖騰,真高效! 查專利查商標用IPTOP,全免費!專利年費監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龍圖騰網獲悉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珠海大橫琴城市新中心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大學;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申請的專利一種可用于研究地層損失率對地表沉降影響的模型試驗裝置及使用方法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權,本發明授權專利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授權公告號為:CN115097103B 。
龍圖騰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在2025-08-19發布的發明授權授權公告中獲悉:該發明授權的專利申請號/專利號為:202210704231.5,技術領域涉及:G01N33/24;該發明授權一種可用于研究地層損失率對地表沉降影響的模型試驗裝置及使用方法是由黃昌富;張成;余洪鑫;李棟;張俊偉;王德意;蘇棟;陳仕文;陳湘生設計研發完成,并于2022-06-21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專利申請。
本一種可用于研究地層損失率對地表沉降影響的模型試驗裝置及使用方法在說明書摘要公布了:本發明提供一種可用于研究地層損失率對地表沉降影響的模型試驗裝置及使用方法,該模型試驗裝置包括砂土體顆粒容納裝置、試驗支撐臺、隧道收縮模擬裝置、前透明板、后透明板、強力磁鐵、相機,試驗支撐臺前后分別安裝有前透明板、后透明板,砂土體顆粒容納裝置安裝在試驗支撐臺,砂土體顆粒容納裝置底部設有通孔,隧道收縮模擬裝置一端安裝在砂土體顆粒容納裝置內,另一端穿過通孔裸露在外,強力磁鐵用于將位于砂土體顆粒容納裝置內的隧道收縮模擬裝置吸附固定到砂土體顆粒容納裝置適當位置,相機用于拍攝記錄隧道收縮模擬裝置上方覆土沉降槽形態變化過程及沉降。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模型試驗裝置簡單,裝卸土體顆粒過程無需反復拆卸裝置。
本發明授權一種可用于研究地層損失率對地表沉降影響的模型試驗裝置及使用方法在權利要求書中公布了:1.一種可用于研究地層損失率對地表沉降影響的模型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砂土體顆粒容納裝置、試驗支撐臺、隧道收縮模擬裝置、前透明板41、后透明板42、強力磁鐵43、相機44,所述試驗支撐臺前后分別安裝有所述前透明板41、后透明板42,所述砂土體顆粒容納裝置安裝在所述試驗支撐臺上,所述砂土體顆粒容納裝置底部設置有通孔6,所述隧道收縮模擬裝置一端安裝在所述砂土體顆粒容納裝置內,另一端穿過所述通孔6裸露在外,所述強力磁鐵43用于將位于所述砂土體顆粒容納裝置內的所述隧道收縮模擬裝置吸附固定到所述砂土體顆粒容納裝置適當位置,所述相機44用于拍攝記錄所述隧道收縮模擬裝置上方覆土沉降槽形態變化過程及沉降情況; 所述砂土體顆粒容納裝置包括第一塊體1、第二塊體2、模型件60,所述模型件60頂部安裝有所述第二塊體2,所述第二塊體2上安裝有所述第一塊體1,所述模型件60底部設有所述通孔6;所述模型件60包括第一面板4、第二面板3、第三面板5、第四面板61,所述第一面板4兩側分別安裝有所述第二面板3、所述第三面板5,所述第一面板4底部安裝有所述第四面板61,所述第一面板4頂部安裝有所述第二塊體2;所述砂土體顆粒容納裝置還包括橡皮塞29,所述橡皮塞29安裝在所述通孔6處,所述橡皮塞29上設有開口; 所述試驗支撐臺包括第一支撐塊9、第二支撐塊10、第一支撐板13,所述第一支撐板13兩側上方分別安裝有所述第一支撐塊9、所述第二支撐塊10;所述試驗支撐臺還包括第三支撐塊14、第四支撐塊15,所述第三支撐塊14、所述第四支撐塊15分別安裝在所述第一支撐板13兩側下方,且所述第三支撐塊14與所述第一支撐塊9相連,所述第四支撐塊15與所述第二支撐塊10相連;所述試驗支撐臺還包括墊高塊,所述墊高塊放置于所述第一支撐塊9、所述第二支撐塊10頂端;所述試驗支撐臺還包括第一支撐桿7、第二支撐桿8,所述第一支撐塊9頂端安裝有所述第一支撐桿7,所述第二支撐塊10頂端安裝有所述第二支撐桿8;所述試驗支撐臺還包括第一墊高板11、第二墊高板12,所述第一支撐塊9與所述第一支撐板13之間安裝有所述第一墊高板11,所述第二支撐塊10與所述第一支撐板13安裝有所述第二墊高板12;所述試驗支撐臺還包括輪子,所述輪子安裝在所述第三支撐塊14、所述第四支撐塊15下方;所述試驗支撐臺還包括第一直尺37、第二直尺38,所述第一直尺37安裝在所述第一支撐塊9正面,所述第二直尺38安裝在所述第二支撐塊10正面。
如需購買、轉讓、實施、許可或投資類似專利技術,可聯系本專利的申請人或專利權人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珠海大橫琴城市新中心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大學;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其通訊地址為:200040 上海市靜安區共和新路666號6樓;或者聯系龍圖騰網官方客服,聯系龍圖騰網可撥打電話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龍圖騰網”。
1、本報告根據公開、合法渠道獲得相關數據和信息,力求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數據的最終完整性和準確性。
2、報告中的分析和結論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職業理解,僅供參考使用,不能作為本公司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依據或者憑證。